自助而後人助-
「衝、脫、泡、蓋、送」簡易毒化災應變方法這個口訣跟燙傷急救的口「沖、脫、泡、蓋、送」其實有點不太一樣,不過同樣也可以應用在化毒災緊急應變方面,仔細的為各位說明一下口訣的詳細意涵:
衝
就是以手帕、濕布掩住口鼻,往上風方向離開,並盡量以手邊的雨衣、陽傘、外套等遮蔽身體。這「衝」字主要是短時間阻止毒性物質進入人體,減低人體暴露在毒性化學物質之下的面積,同時遠離災區避免受到波及。
脫
就是到達安全區域後脫去外衣、遮蔽物,並將外衣以塑膠袋密封。「脫」同樣是降低接觸毒性化學物質的時間,降低接觸到的風險。
泡
懷疑皮膚沾染到毒性化學物質時,可以先用市售漂白水稀釋10倍後浸泡10分鐘,再以鹼性肥皂或清水洗淨。「泡」主要是進行簡易的除污消毒動作,降低皮膚吸收毒性化學物質的速度。
一般民眾並不會有專業救災單位特殊裝備及儀器,但是難道因為這樣民眾就束手無策了嗎?當然不是,只要把握幾項原則,利用手邊的東西就地取材,就算是遇到毒化災一樣可以全身而退。
一、利用手邊的材料
濕布沾水、穿上隨身攜帶的雨衣(有的雨衣有附鞋套更佳)或是外套,這些簡易防護材料雖比不上專門的防護裝備,但也可以先阻擋毒性化學物質一下,減輕毒性化學物質進入人體。
二、儘速離開災區現場
不要在事故現場附近逗留或是看熱鬧,多停留一刻就是多一分吸入或沾染毒性化學物質的可能風險,如果被「掃到颱風尾」那可真是倒楣了。
三、遵照救災人員指示
如果居住在受影響區域,聽照警察或消防人員的指示,是否要疏散或是就地居家掩蔽。如果是疏散,就必需關緊門窗,熄滅火源。若是採取就地居家掩蔽,不要懷疑,趕快進入室內,將所有門窗關閉,空調冷氣看是要關掉還是切換室內循環,如果還不能安心,可以用膠布將門窗縫隙封上,並注意食物和飲用是否有遭到污染。
四、簡易除污工作
可以用活性碳粉、鹼性肥皂、漂白水、蘇打水等物品洗淨沾染部位,如果沒有這些物品,以清水連續沖洗。
總之熟記口訣,不要緊張慌亂,一定沒問題的啦!
回首頁